女性,48岁,体检彩超发现左乳结节20天,无红肿疼痛等特殊不适。
专科检查:左乳内上象限扪及片状增厚,大小约1cm×1cm,质韧,边界欠清,活动度一般。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生化、CEA、CA、尿常规、粪便常规均正常。
钼靶:1.双乳不均匀致密型(纤维囊性及腺瘤样增生);2.左乳内上非典型增生,建议手术,BI-RADS右乳II,左乳IVc。
彩超:左乳11点见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5mm×5mm×5mm,边界欠清,形态欠规整,内回声分布欠均匀,未见点状强回声,后方回声衰减,CDFI:内部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左乳11点低回声结节,BI-RADS4a类。
术中所见及病理:左乳内上标本,色灰白,质韧。冰冻病理:乳腺增生病,伴普通型导管增生,待石蜡。
石蜡病理:纤维囊性乳腺病,伴硬化性腺病形成,局灶导管上皮增生活跃,小灶钙化。
乳腺硬化性腺病是乳腺腺病的一种类型,发病率低,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雌激素刺激上皮细胞的增生有关。乳腺硬化性腺病患者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为正常人的1.5-2倍。临床及超声诊断均困难,容易误诊,由于其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形态表现复杂,无论是影像学及病理特征均易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混淆而给临床准确诊断带来困扰。
乳腺硬化性腺病超声声像图特征分型:(1)Ⅰ型:类似恶性肿块特征型,病灶多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边缘或伴高回声晕,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均,部分伴钙化,后方伴衰减。(2)Ⅱ型:良性结节特征型,病灶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呈低回声,水平位生长,边界清晰,边缘规则,后方回声无改变或轻度增强。(3)Ⅲ型:腺体结构紊乱型,病灶表现为局部腺体结构紊乱,回声不均,部分伴后方衰减,声像图上未见明确占位性病变。上述3型各超声征象中以乏血供特征(Adler血供分级<Ⅱ级)最具诊断价值。本病例属于Ⅰ型。
乳腺硬化性腺病声像图表现复杂,究其原因与病理发展过程密切相关。乳腺增生症是以乳腺组织增生为主的瘤样病变,硬化性腺病属其中纤维间质及腺体均增生,且前者更占优势的一类。在腺病的基础上发生小叶间纤维组织增生,胶原纤维变性,超声声像图上则可能表现为腺体结构紊乱型乳腺硬化性腺病(Ⅲ型);若腺体和纤维间质的同时增生致部分腺体受压变形表现为团块状及条索状,超声声像图上则表现为良性结节型乳腺硬化性腺病(Ⅱ型);腺病发生后期纤维组织向小叶内伸展,小叶境界逐渐消失,上皮和纤维组织混淆,腺体被挤压失真,易形成假浸润现象,超声声像图上则表现为类似恶性肿块特征型乳腺硬化性腺病(Ⅰ型)。(以上参考文献报道)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哪家好福州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