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中常見的乳腺疾病包括乳腺纖維瘤、乳腺增生及乳腺癌。由於乳腺纖維瘤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需手術治療。而乳腺增生占乳腺病的多數,且和乳腺癌有密切關系,在“恐癌”的今天,隨著乳腺癌發病率的上升,很多女性對乳腺增生持有較強的恐懼感,因此,這裏介紹乳腺增生的防治知識,希望通過它,使廣大女性朋友正確認識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也稱“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小葉增生病”,是成年女性的常見病。由於受體內激素的控制,即孕酮與雌激素的比例失調,所以各成年段均可發病,而中青年卵巢功能活躍,因而發病率最高。
乳腺增生的表現為乳房疼痛和乳房腫塊,一部分患者有月經不調。其中,乳痛並非所有患者都存在,表現為脹痛、刺痛,甚至不能近衣,多呈周期性,即經前明顯(也有少部分患者無明顯規律性);腫塊形態不一,多數為片狀、塊狀,輕者呈顆粒狀,分布於乳房各處,以外上象限最為多見。
事實上,大部分患者是因無意中或體檢時發現腫塊而來就醫。至於個別的患者出現乳頭溢液更加令她們恐慌。殊不知,乳腺增生、乳管內乳頭狀瘤、乳腺癌均可出現乳頭溢液,需要專業醫生通過專業手段來排除,這也說明檢查的重要性。
乳腺的檢查首先是醫生的觸診:乳腺增生的腫塊和乳腺癌的腫塊有硬度、邊界、活動度等的不同,專業醫生通常憑經驗可以作出初步判斷。
必要的輔助檢查也很重要,如彩超、鉬靶檢查等,這兩項檢查可協助早期發現病變。必要時可行穿刺塗片或局部切除及微創手術活檢。
有學者認為:乳腺增生可以不治,但不可不查,因為定期的自查和檢查是預防和早期發現乳腺癌的主要手段。
中藥在治療乳腺增生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中醫將乳腺增生主要分為以下幾型:肝郁氣滯型、脾腎虧虛型、沖任失調型、痰濁內阻型。
中醫認為,肝郁氣滯、情態內傷、氣滯不舒、氣血周流不暢是導致乳房疼痛和腫塊的重要因素。
肝郁氣滯、情誌內傷在乳癖的發病過程中有重要影響。平素情誌抑郁,氣滯不舒,氣血周流失度,蘊結於乳房胃絡,乳絡經脈阻塞不通,不通則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脾腎虧虛,氣血生化乏源,乳房不容則痛。腎氣化生天癸,天癸激發沖任,沖任下起胞宮,上連乳房,沖任之氣血,上行為乳,下行為經。若腎氣不足,沖任失調,氣血滯,積瘀聚於乳房、胞宮,或乳房疼痛而結塊,或月事紊亂失調;脾主運化,脾失健運,痰濁內生,結於乳中,發為腫塊、疼痛。治法分別為疏肝解郁、補益脾腎、調理沖任、健脾化痰。通過中醫特有的辨證論治方法可以達到有效緩解乳痛,縮小乳塊。
另一方面,希望通過中藥調理,提高人體免疫力,幹預乳腺癌的發生,許多專家正在致力於此,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令人振奮的結果。
北京现在一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