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亲朋好友聚会总免不了小酌几杯。“适当饮酒有益健康”这句话成为了不少人的喝酒借口,不过就在近期医学界的而权威杂志《柳叶刀》在文章中提出“适当饮酒有益身体健康的说法并不存在”并且列出了一系列的证据。
少量饮酒真的对身体有害吗?在18年8月份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针对超过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饮酒数据调查,主要集中在年至年之间个人的饮酒习惯和饮酒量的记录,以及个关于酒精摄入风险的研究,着重研究了酒精摄入量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结论
经过科研人员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最安全的酒精摄入量是零,一滴酒不喝才是最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平时喝的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的安全剂量为零,因为乙醇代谢的产物会严重的损伤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从而影响人体造血的功能。由此可见喝酒总是会危害健康,并不存在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
二、具体的原因还得从酒品酿造说起
1、酵母菌
酒类离不开发酵,简单的可以概括为酵母菌消耗糖类从而产出乙醇即是酒精。当然,在自然界中一些过于成熟的水果也会含有少量的乙醇,人类祖先在很久以前就发现了这一特殊的现象,将稻米、山楂等混合酿造,这便是中国酒的雏形。
对于酵母菌来说乙醇是有毒物质,酵母菌在会将乙醇排除细胞以外,但是如果超出了耐受度酵母菌就会死亡,这就产生了不同类别的酒品。
酵母菌开创了将水果中葡萄糖与果糖分解为乙醇的无氧代谢模式,这也就是果酒的原理,果酒中散发着清新芬芳的气味,容易让人产生果酒有益身体的假象,实际上不同酒类主要成分相同,那便是乙醇。
2、乙醇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在人喝酒后体内血液酒精含量剧增,乙醇会在乙醇脱氢酶的催化下变差乙醛,在此之后乙醛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变差乙酸,乙酸最终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这就是酒进入人体的一个过程。
但是如果人体缺乏乙醛脱氢酶便会造成乙醛无法被人体分解,过多的乙醛会造成人体感到不适,同时乙醛还会造成血管扩张,面红耳赤等现象,所以说有些酒量不好的人饮酒后很容易出现脸红“上头”的情况。
三、酒精与人体
1、酒与癌
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乙醛会严重地损坏人体DNA,细胞的损伤会累积增加细胞降解的概率,长期的饮酒会对细胞多次反复的造成伤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酒精列为了一级致癌物,经过统计全球在一年的时间内就会有三百万人因为饮酒过量而死亡,其中多数是男性。在后一年的研究中还发现饮酒会增加女性雌性激素的分泌,长期过多的雌性激素分泌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
饮酒时应当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