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红酒绿”是现在城市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光污染的定义是指现代城市建筑和夜间照明产生的不适当的或过度使用的人工照明。这种过度照明可以对人类、野生动植物和我们的气候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属于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
人类对黑暗似乎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而这种恐惧早早的就刻在了人类的DNA里。古老的黑夜里藏满了未知的事物,他们想象黑夜中有穿梭自如的魂魄,有会魔法的神明,也有随时能夺走他们性命的猛兽。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很多大城市成为了不夜城,各种亮化工程使得我们的城市夜景越来越美丽,在各式各样灯具的装饰下,夜晚的城市披上了一件鲜艳亮丽的衣裳。
那你们知道光污染都有哪些危害吗?
1.影响睡眠
光污染对人体健康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心烦、焦虑、无法睡眠。研究表明,人睡觉时眼睛虽是闭着的,但亮光依然会穿过眼皮,影响到睡眠。据统计,约有5%~6%的失眠是因噪声、光线等环境因素引起的。
2.损害眼睛
高密集的热性光束通过眼睛晶状体再集中于视网膜时,其聚光点的温度可达到摄氏70度,这对眼睛和脑神经十分有害。它不但可以导致人的视力受损,还会使人出现头痛头晕、出冷汗、神经衰弱、失眠等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症。
3.诱发癌症
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学报》发表文章称,西雅图一家癌症研究中心对名妇女调查后发现,夜班妇女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常人高60%;上夜班时间越长,患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年《国际生物钟学》杂志的报道证实了这一说法。
4.影响环境和植物
日益严重的光污染成了天文学家的噩梦。天文台的仪器只能“看见”比背景更亮的东西,当地球上空被人工灯光浸泡时,一些暗淡的星体就消失在视线里了,这给观察太空造成了许多困难。更为严重的是,来自数十亿光年之外的光子在穿越宇宙的漫长岁月后,竟然在最后的几千分之一秒里被地球的光淹没,无法到达望远镜的镜头上。与此同时,夜间的灯光妨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长时间被夜光照射,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减弱甚至病死。
那既然光污染有这么多危害,那不能限制一下吗?
其实在限制光污染方面,国外早在70年代就已经有相关法律,而我国一直处于“光污染”环境立法的空白点。然而在我国正式制定相关法规,是上海市制定的首部限定灯光污染的地方标准—《城市环境装饰照明规范》颁布,并于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虽说自04年就已经开始实施,但由于光源的不可量特性,在现实中处理光污染问题,还是困难重重。可尽管如此,我们目前可以做到的是在城市中,只需在不需要时关灯或通过完全消除某些区域的灯光,就可以减少城市天空发光度。也可以对光源本身进行物理改变,例如通过向照明系统添加屏蔽装置(称为截止灯具)以将光聚焦在需要的地方。这样的话可以有效地降低光污染。
注:
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