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的急诊术中快速冰冻检查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
                            

医生名片张晓云教授

张晓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上海中医院病理科主任。

担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精准医疗分会委员,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临床—病理协作联盟委员,第十届上海市医学会病理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

主持及参与国家级、部市级、局级等科研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与完成并获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4项。

特需门诊:组织病理会诊

时间:周一至周五

“叮铃铃,叮铃铃……”

“你好!这里是病理科。”

“你好!XX科预约明天术中冰冻,是XX床,考虑是……”。

“好的,已经记录。”

“你好!XX科想加个术中冰冻,怀疑是……”。

“哦,这类病例不建议做术中冰冻”。

这是我们病理科经常遇到的场景,“术中冰冻”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不仅大多数患者不清楚,可能一些医务工作者也不十分了解。但是大家都有过看急诊和门诊的经历,其实术中冰冻很像“看急诊”,只不过它是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的,由手术医生发起,将切取下来的新鲜组织交给病理科,要求在半小时内完成一系列操作后给出结论,所以它就是病理科的“急诊”。

这类“急诊”几医院里,它是手术医生和病理医生在术中密切互动的环节。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手术医师不知道切除的病变是良性或恶性时,他是不是感觉很盲目,到底要切除多少组织才是合适的?周围淋巴结要不要清扫?或者已经知道病变是恶性的,手术中有没有将它彻底切除呢?手术边缘还有没有残留呢?类似这些问题都要求在手术过程中得到答案。其实早在多年前,就有外科医生提出了这些想法,并且进行了尝试,这就促使了“术中冰冻”的产生。

术中冰冻的历史

19世纪,随着显微镜、切片机及一些染色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对于肿瘤的识别和分类。

年,医院著名的病理学家WilliamH.Welch对WilliamS.Halsted医生切除的乳腺病变首次进行了术中冰冻,但整个过程花费时间较长,最终结果是在手术完成后才得到。

年,梅奥诊所的LouisB.Wilson在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成功制备冰冻切片的技术,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冰冻切片,使得该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成为可能。

20世纪20年代早期和中期,由J.C.Bloodgood和W.J.Mayo等外科医生牵头形成的共识是: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是外科手术进行中有价值和必要的辅助手段。

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术中冰冻该怎样进行呢?

术中冰冻流程

手术科室至少提前一天通知病理科,并提交冰冻检查申请单,以便病理医生充分了解病史。

术前签署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知情同意书。

手术标本离体后快速送至病理科,尽量减少冷缺血时间。

病理科收到标本后立即按照以下流程操作,单次送检标本从标本接受到报告发出需在30分钟内完成。

既然是“急诊”,我们都清楚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紧急问题,初步处理后再转看门诊或住院治疗,因为看急诊时,辅助检查少,可使用的药物有限,需要医生凭临床经验和少数检查结果作出判断并进行相应处理。其实术中冰冻也是如此。

在术中冰冻过程中,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检取的组织有限,制片方法特殊(细胞形态不同于常规),没有辅助检查(如免疫组化等),没有医生间讨论的机会和查阅书籍、文献的时间,冰冻医生只能凭经验,通过对普通染色形态观察做出判断,而手术医生将根据冰冻诊断结果决定下一步手术方式,其风险不言而喻。

所以我们还应该知道什么情况下适合做术中冰冻?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手术医生和病理医生是同一战壕的兄弟,清晰迅速有效的沟通是必要的。紧急问题在“急诊”——术中冰冻解决,其他问题就留给“门诊”——常规病理检查。我们不可将冰冻检查视为“常规性工作”,因为它有一定局限性和误诊的可能性,掌握术中冰冻的适应症和局限性尤为重要。

术中冰冻的适应症

确定病变性质(肿瘤或非肿瘤,肿瘤性病变进一步确定良性、恶性或交界性肿瘤等)。

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尤其是确定区域淋巴结有无肿瘤转移或邻近器官有无浸润。

明确手术切缘是否有肿瘤组织残留。

手术中帮助辨认组织,如甲状腺、输卵管及异位组织等。

取新鲜组织供特殊染色或特殊研究所需。

注意:

临床医生或病人想尽快知道病理结果永远不是术中冰冻的适应症,因为我们已有更好的的技术手段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永久性切片。另外,术中冰冻主要解决手术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需要消耗很多人力,也不能浪费这种宝贵的资源。

术中冰冻的局限性

术中冰冻切片不是永久性石蜡切片,其提供的信息有限。

术中检查时间紧迫,仅能选取很少量组织检查,不能保证充分取样。

标本冰冻过程可产生人工假象及导致组织损坏,致使诊断困难甚至无法诊断。

术中病理诊断难以进行必要的特殊检查(如免疫组织化学)。

术中病理诊断难以进行必要的病理医师间的会诊。

了解了术中冰冻的适应症后,我们还要清楚,因为这个过程是在手术中进行的,其结果直接导致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些情况是不适合进行术中冰冻的。

术中冰冻禁忌症和慎用范围

标本过小(组织直径≤2mm者)。

骨和脂肪组织。

淋巴结增生性病变,需要确定良、恶性。

涉及截肢或范围广泛的根治性手术标本,先应在术前通过活检等手段加以确诊。

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如胃、肠粘膜)组织。

仅依据组织学形态难以判断生物学行为的肿瘤(甲状腺滤泡肿瘤、胃肠道间质瘤)。

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术中冰冻检查有了一定了解,这个病理科的“急诊”最大特点就是“快速”,但由于整个过程时间紧迫、送检标本局限、制片方法特殊等原因,术中冰冻并不能大力推广,并且冰冻报告仅作为术中指导手术方案的参考诊断,最终诊断仍以石蜡诊断为准。掌握其适应症、禁忌症及慎用范围,才能使得该项技术更好服务于我们。

文案:张晓云

排版:贺定贤

我们是谁?

我们是上海市女医师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一个聚集上海知名女专家,又热心公益事业的团体。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18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10医院及5医院的所有专业的副主任医师以上知名女专家。

本专委会的主旨是用我们的爱心,全方位为公众传递科学、严谨、生动、有趣的医学健康之声,重点聚焦妇女、儿童和老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fkzmk.com/bfbzz/1776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